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于都的古寺观

    信息发布者:高有才
    2017-09-24 13:30:55   转载


        于都的古寺观

    寺观,佛寺和道观僧人所居曰寺,道士所居曰观泛指庙宇寺观大多依山而建这些建筑讲究与地理环境的和谐与协调,并突出其神秘、神圣不可侵犯。或居高临下,置于山颠,突出神的至高无上;或曲折蜿蜒,深入山坳,以幽静超脱取胜;或若隐若现于洞中;充满了神秘的气氛;或居小山而设大寺,造成一种寺包山的气势,雄奇巍峨。据《雩都县志》之“卷十二·寺观志”记载,“雩寺之最先者无过梁,雩观之最先者无过隋”,于都的寺观最早起源于梁、隋。现将于都古代的部分寺观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福田寺  原名妙净寺,又命大佛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0年),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原址在于都大昌村(今梓山镇固院),唐开元年间(713—741年)迁建县城西(今贡江镇长征村)。内有明觉院,又谓僧伽院。宋僧吴文裕焚修其寺,圆寂后,肉身尚存,后人称之为“生佛”。南宋开禧二年初敕封“灵济大师”,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又封“灵济慈佑”大师,宋度宗成淳年间再封“灵济慈佑慧应”大师,一僧三帝册封,世间少有。《雩都县志》中“雩阳十景”之一“吴僧翠竹”的记载:相传宋代县南郊建有“明觉寺”,(僧伽院)由吴僧伽和尚住持,吴僧伽圆寂不久,从他床底长出一丛翠竹,又蔓生到园里,成为一片竹林,这就是传说的“吴僧翠竹”。福田寺此后便闻名遐迩,成为江南名刹,千百年来尊为于都百刹之首。唐代李少鸿手书杨知新碑记《唐虔州于都县福田寺三门记》,明代解缙著有《重修福明觉寺生佛道场记》书于碑阴。清嘉庆庚申(1800年),寺圮于水。清道光乙酉(1825年),劝捐重修。清道光年间,于都知县黄濬(浙江太平进士)有碑记,本县举人宋惟驹有《重修翠竹楼记》。清末民国年间,此寺远近闻名,于都解放前夕,僧众离开寺庙。

    于都县福田禅寺


    罗田岩寺  原名“华岩禅院”,位于于都县城南面约五

    公里岩石山上,南北朝时便有僧庐其上,至宋代有明显发展。此寺四面环山,悬崖屹立,清静幽雅,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山中寺阁傍岩而设,以洞为室,玲珑别致,自成风格。寺座南朝北,左为“古罗田寺”,右为“玄帝殿”,今称“南禅古寺”。过道间设有禅房,供僧侣坐禅和休息。寺内有泉水自崖巅沿石隙顺流而下,名曰“飞泉”。寺旁摩岩存有石刻群,其中有岳飞题字“天子万年”、文天祥四言《集句大书罗田岩石崖》、王阳明《观善岩小序》以及理学家周敦颐七言诗《游罗田岩》等名人都留有题刻,离寺五十步远处还有于都最早的书院—濂溪书院。

    于都县罗田岩寺

     晓龙山古寺  位于于都县梓山镇磊石村。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重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古寺原为白云山寺,后改名为晓龙古寺。古寺座西南朝东北,土木结构,歇山顶,一进殿,中间大雄宝殿,左侧为祖师殿,右侧为功德堂。前面是宽敞的庭院,后面是藏经楼,内藏有八十五卷的大藏经、华经等经书。古寺四周还分布着多棵古树,其中有2.38米周长的女贞古树,有3米多周长的古柏。

    固院城隍庙  位于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南朝陈永定二年(558)于都县城迁至固院,在城址北面建立城隍庙。城隍庙坐东朝西,由大殿、戏台、天井、廊房、门楼组成,面积842.8平方米。大殿为清代建筑,砖木结构,悬山顶,檐廊红麻石柱上阴刻对联。殿内主祀城隍爷,并悬挂清乾隆元年于都知县胡锡爵题写的“砥柱东流”木匾,殿前戏台和两侧廊房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筑,门楼为2000年修建。固院城隍庙为于都县城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20121月公布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

    辛峰阁  位于于都县车溪乡坝脑村坝脑组高音脚。该阁创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咸丰七年被焚,光绪二年重建,明国年间1989年两度重修。坐西向东。砖木结构。歇山顶,面阔三间,长11.8米,深11.65米,面积137.5平方米。基本呈正方形平面。共三楼:底楼四个角上砌方柱支撑角檐,并构成廻栏,顶层设藻井,二、三层均四面开窗,圆拱顶,里面每层有木楼梯相通,可登高远眺。右侧围栏外嵌有现代铭刻的青石碑。辛峰阁为研究古代风水建筑及宗教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20121月公布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  位于于都县禾丰镇麻芫村水阁口。又称许真君庙,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清代重修。坐西向东,土木结构、歇山顶,三层塔阁式建筑,逐层内收。底层门额书“华三都”,中层是云梯,上层东面书”文昌阁“。建筑南面临禾丰水(由东向西流)。底层设东西不对称的两门,有如过往的凉亭,二、三层皆有屋檐。第二层设木廻栏,可远眺。顶层雀替上有花卉、瑞兽纹木装饰。文昌阁内有康熙年间木匾一块,并在南墙上嵌1通重修碑记青石碑,道光纪年。此碑记载:此地为三堡之锁,是中流砥柱之设。阁面阔7.2米,进深7米,高12米,面积50.4平方米。阁西侧紧挨为佑丰寺,砖木结构,悬山顶,宽15.8米,深16.2米,总面积306.36平方米。禾丰文昌阁为研究古代风水建筑及宗教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20121月公布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

    皇固庵  座落于桥头乡固石村,海拔600余米,群山环抱,林木苍翠,溪流潺潺,风光秀丽,是于北地区名胜所在。皇固庵始建于东汉。庵前有3层水阁1座,巍然屹立,气势雄伟。寺内原辟有正殿、祥堂、僧房、宾室和斋堂5部,大可容纳500余人。正殿为砖石结构,雕梁画栋,飞檐垂瓦,古色盎然。门首上书“圣旨”、“ 皇固禅林”。相传皇固庵为当年周围36寺观之首,盛极一时。后屡遭兵燹,于1937年毁。1981年民间捐资重建,面积小于原规模,造型亦略异于原貌。

    龙口庵  位于梓山镇龙口村龙溪山。明代名僧天圆师创建。曾做书院。1940年肖发莲削发为尼,变卖家产新建观音殿一栋,“文化大革命”时被毁坏,1983年修复。

    紫阳观  位于县城东门外。建于隋代,时称清华道院,唐景云间(669670年)改为紫阳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迁儒学于此。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复迁学入城内,观仍故址。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为祝圣道场。明代名僧赵原阳居之,明代宗赐号“崇文广道纯德原阳赵真人”。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村民评论
    faq1231232017-09-24

    站长辛苦了

    回复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